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宁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3-27 13:57:02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克服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显著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了稳增长、促增收、惠民生和保生态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增强。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83.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77.1亿元,年均增长5.2%(不变价)。完成增加值251.68亿元,比2010年增加91.3亿元,年均增长5.3%(不变价)。农林牧渔副产值结构由2010年的63.8︰2.9︰26.8︰2.6︰3.9调整为64.4︰2.4︰25.4︰3.3︰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9元,年均增长12.2%,增幅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十连快”。
       (二)粮食生产连创新高。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粮食总产自2012年突破370万吨大关,2015年达到372.6万吨,5年年均总产371.5万吨,比“十一五”年均增加39.4万吨,实现“十二连丰”。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576公斤,居全国第5位,西北地区之首。
       (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在统筹抓好13个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发展重点,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发展路子;围绕重点产业,细化扶持政策,紧盯关键环节,建立“两组一会”(行政指导组、技术服务组、产业协会)推进机制,整合项目资金,着力补齐短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3%,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奶牛存栏量58.5万头,增长35.3%;肉牛饲养量250万头,增长32.1%;肉羊饲养量1700万只,增长30.7%;人均牛奶和牛羊肉占有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瓜菜面积307.5万亩,增长13.3%;枸杞面积90万亩,增长28.6%;葡萄面积60万亩,增长58.7%;适水产业面积77.4万亩,总产增长40.8%。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3%,比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四)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培育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6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比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培育各类农业商标、品牌30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1个。初步构建起了连通城乡、辐射区内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五)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创新“两组一会”推动机制,推进农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步伐,全区小麦、玉米、水稻分别实现新一轮更新换代,粮食、奶牛、肉牛、滩羊、枸杞良种化率分别达到89%、100%、90%、93%和90%;鼓励农技人员创办、领办经营性服务组织,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9%。
       (六)农产品质量保障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蔬菜监测合格率达到97%,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水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1%,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高出国家控制指标3.6个百分点,有效保证了“舌尖上的安全”,利通区和永宁县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强质量认证和品牌培育,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11个,绿色食品205个,有机食品4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2个,“三品一标”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总面积的78%。
       (七)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草原补播改良730万亩,荒漠化面积减少165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52%。组织实施了六个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85万亩,林地保有量增加到270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63%。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47平方公里,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6%。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建成22个美丽乡镇和44个美丽中心村生态示范点。
       (八)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国土集中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开展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269万亩,新增耕地47万亩、灌溉面积5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17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
       (九)农村改革全面推进。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省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160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91.4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26.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2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791家,带动全区53%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等取得突破,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永久退出、“两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两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农民房屋所有权证)合一”等试点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完成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全面完成1444.7万亩集体林地确权,确权率达到100%,启动集体林权流转试点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制,农业用水有偿转让走在全国前列,水权水价改革列入全国试点。农科院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垦、供销社改革取得重要成效。
       (十)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集中物力、财力、人力,以整村搬迁等多种形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推行整村定期销号脱贫精准扶贫机制,中南部9个贫困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93元提高到6818元,连续三年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01.5万人下降到5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6%下降到14.5%。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有能力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支撑;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必将引领农业农村持续发展。
       从宁夏区域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宁夏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描绘了新蓝图,带来了宝贵机遇,为特色产业及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宁夏成为我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利于加强我区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筑了对外开放新通道,中阿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银川,有利于我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四个宁夏”建设成为全区上下共识。此外,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宁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农产品初级生产、精深加工、营销流通等领域将会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投资。
       (二)挑战。
       总体上看,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生产方式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农村改革已经进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历史新时期。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挑战。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且全区农田2/3仍是中低产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作物比重较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各地“占补平衡”同量不同质,耕地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农药、化肥使用效率在35%以下,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区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仅占29.8%;养殖规模化水平仅为53%。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趋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迫切。
       ——主要农产品效益不高。“十二五”以来,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年均增长超过10%;全区玉米、马铃薯、小麦亩均纯收益均比2010年下降了10%以上。牛肉、羊肉和牛奶等成本高于国际市场50%。玉米等价格走低,中澳、中新自贸协定生效履行,养殖业和葡萄酒等产业遭受较大冲击,保增产保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保供给保安全的压力增大。
       ——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密。从种养结构看,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发挥不够。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看,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产业链条融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6︰1,远低于全国2.2︰1的水平,且从流通到加工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大龙头带动,部分特色优质农产品缺乏稳定的高端目标市场。
       ——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在农业“引进来”方面,大多数企业规模比较小,科技含量比较低;在农业“走出去”方面,由于我区农业规模小,农产品总量少,市场规模竞争力不强,我区农产品出口仅4700批次,销售额仅为4.64亿美元,其中供港蔬菜、枸杞、羊绒、饲料添加剂占了一半以上,而优质粮食、清真牛羊肉、大宗瓜菜等和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农产品出口仅占10.8%,到境外投资的宁夏企业还不足10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从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来看,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03元;山川之间差距超过4000元,城乡收入差距在2.7倍以上;中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8元,与全区平均水平9119元相比还差2301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仍有8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17.4%。从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占总收入39.6%,但增速逐年放缓,较“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速20.6%下降了6.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总收入42.1%,但较“十一五”末下降8.8个百分点;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但所占份额较小,两项之和仅占总收入18.3%。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聚焦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产业,向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发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业功能,加大产业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力争提前脱贫”,为建设“四个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等作用,建立主体活力迸发、管理顺畅高效、制度保障完善的农业农村经济推进机制。
       创新驱动原则。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农村生产要素内生动力。
       聚焦特色原则。更加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加注重调整优化农业布局结构,聚焦“1+4”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多产融合原则。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运销流通业、农村服务业及休闲农业、“互联网+”等新型业态,促进产加销等一体化,推动农业由产品生产向产业链、价值链生产转变,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生态优先原则。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坚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统筹协调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宁夏建设。
       突出增收原则。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按照“1536”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六个精准”扶贫机制,以产业为支撑,加大政策、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三、发展目标
       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按照全区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确定“十三五”期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引黄灌区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南部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节水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目标基本实现。
       ——供给保障水平。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总产保持在370万吨左右。蔬菜产业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奶牛存栏量达到80万头,鲜奶总产达到154.4万吨;肉牛饲养量达到300万头,肉羊(滩羊)饲养量达到2000万只,优质饲草基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肉类总产达到37.6万吨,禽蛋总产达到11.8万吨。枸杞面积达到100万亩,干果总产达到25万吨以上。葡萄面积达到70万亩,葡萄酒年产量达到15万千升以上。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80万亩,总产达到20.5万吨。
       ——质量效益水平。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06.9亿元,年均增长4.5%;农业增加值达到295.7亿元,年均增长4.5%。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2︰1;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3%;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年均增长9%。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0090元/人以上,年均增长5%以上。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可持续发展水平。全区耕地保有量19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1400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56%。新增营造林面积500万亩,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450万亩,森林抚育面积150万亩,全面建成26个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8%。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万亩,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技术装备水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6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95%,畜禽及葡萄、枸杞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5万人。
       ——产业规模经营水平。全区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0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500家,家庭农场达到3000家,葡萄酒庄达到300家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水产健康养殖面积比例达到70%。
       ——支持保护水平。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农业保险深度达到1.5%。

       四、发展重点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切实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提高粮食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挥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及“互联网+”等新型业态,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建设价值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全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挖掘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增产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鼓励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多措推进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为前提,发展节约集约型农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第三章  布局与结构
 
       依据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扎实推进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

       一、优化区域布局
       以沿黄城市带、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建设为契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助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一)引黄灌区。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节水型灌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区位、资本、市场、科技等优势,积极推进产业规模化、种养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产出高效化,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以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产业大县及农产品加工园区。引黄灌区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二)中部干旱带。
       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重点,因水布局,依水种养,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在扬黄灌区,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扩大粮饲兼用型玉米和苜蓿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肉羊、肉牛养殖,走农牧并重、草畜结合的路子。在旱作区,推广集雨补灌、覆膜保墒等旱作高效节水技术,挖掘覆膜玉米、马铃薯、硒砂瓜规模增收潜力,做大做强以滩羊为主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形成以滩羊养殖、特色种植为主的旱作农业产业体系。中部干旱带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南部山区。
       坚持生态优先、种养循环,加快生态恢复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生态特色产业。在库井灌区及河谷川道区,重点发展以大中拱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冷凉蔬菜种植;在雨养农业区,推广覆膜保墒等旱作节水技术,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重点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畜、马铃薯产业,形成以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油料、苗木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南部山区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
       (一)稳定增强粮食产能。
       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保供增收为重点,坚持稳定面积、调整结构、优化品质、提高单产,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增产模式攻关。引黄灌区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品质,加大粮经、粮粮、粮饲、粮油“一年两熟”模式示范推广,每年示范推广麦后复种30万亩。加快主推品种更新换代,重点发展中强筋优质春小麦、优质水稻、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中南部地区继续压减旱作小麦,扩大高效节水、旱作覆膜保墒技术推广,挖掘马铃薯增产潜力,加快马铃薯主食化开发及脱毒一级种薯推广,重点发展优质淀粉加工型玉米和全株青贮玉米、主食专用型马铃薯、特色小杂粮。到2020年,全区建成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600万亩,平均单产达到370公斤;优质粮食产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做大草畜产业。
       以节本增效为重点,加快高产奶牛培育、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和滩羊保种选育与产业开发,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母畜扩群增量;大力发展优质苜蓿、一年生禾草种植及冬牧70黑麦复种,积极开展粮改饲及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加强农作物秸秆等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和循环利用;提升畜产品加工水平,加大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重点提升以引黄灌区肉牛肉羊育肥区、中部滩羊生产区、环六盘山肉牛肉羊自繁自育生产区为主的牛羊肉产业带,以银川、吴忠和农垦为核心区,以中卫、石嘴山为发展区的奶牛产业带,把宁夏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良种奶牛繁育、优质乳制品、优质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到2020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4%,奶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清真牛羊肉产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做优蔬菜产业。
       以高效低耗为目标,以提升百万亩设施蔬菜、百万亩冷凉蔬菜、百万亩硒砂瓜生产效益为重点,设施蔬菜进一步配套完善物化装备条件,引黄灌区重点发展节能日光温室,突出精品果类蔬菜生产,中南部地区继续加大以水源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拱棚生产,扩大西甜瓜、辣椒等优势作物种植规模。进一步优化设施棚型结构、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大力推广新型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集约化育苗、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露地蔬菜重点发展越夏冷凉蔬菜、脱水加工蔬菜,灌区突出茄果类蔬菜,南部山区突出叶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完善灌排体系等基础设施,加大测土配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推广;压砂瓜以中卫环香山地区为核心,加大新品种、嫁接育苗、覆膜穴播、坐水点种、松砂施肥等技术推广。加强品质品牌保护,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蔬菜分级、包装、保鲜、储运,提高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水平。到2020年,全区蔬菜单产比“十二五”末提高10%以上,蔬菜商品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蔬菜产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做精枸杞产业。
       全面提升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推进宁夏枸杞产业南移北扩,构建形成“一核两带十产区”枸杞产业发展新格局。实施良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低产低效园改造、质量安全提升、龙头企业壮大、文化引领“六大工程”,着力推动枸杞种植环节绿色化、基地建设标准化、链条拓展生态化、加工转化高值化、机械应用现代化、营销流通网络化、市场竞争国际化、助农增收长效化,走“一特三高”的发展路子,打响“中国枸杞”第一品牌,打造全国高端枸杞之都。到2020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优质枸杞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干果产量达到25万吨以上,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30%,实现枸杞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奋力打造丝绸之路枸杞产业核心区。
       (五)做强葡萄产业。
       坚持“小酒庄、大产区”发展模式,政府打造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企业培育酒庄品牌,以产区品牌为依托,实施多酒庄品牌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核心,以科技与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葡萄酒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葡萄苗木三级繁育体系基本建立,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产品风土区划和品种区域化基本建立;在葡萄埋出土、病虫害防治、修剪除草、施肥松土等方面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在农业机械、灌装设备、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专业化服务;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经验、会运营的销售商,区外销售量达到70%以上;打造50个以上在国内外知名的酒庄品牌,产区高中端葡萄酒占比达到50%以上;产区基地面积达到70万亩左右,基本实现酒庄与基地一体化经营;形成五大酒庄集群,建成300个以上酒庄,葡萄酒年产量达到15万千升以上,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实现葡萄产业现代化。
       (六)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围绕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发展适水、农作物制种、小杂粮、油料、红枣、苹果、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适水产业大力发展池塘集约化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扩大名特优新及土著鱼类养殖规模,积极发展稻渔等生态立体种养。农作物制种产业以玉米、瓜菜、马铃薯繁制种为重点,加快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提升优质种子商品化水平;以稻麦、油料及小杂粮繁制种为基础,提高种子生产质量,提升农作物良种化水平。红枣、苹果产业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改造中低产园,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全面提高红枣、苹果产业发展效益。中药材产业坚持资源修复与人工种植相结合,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小杂粮、油料和生猪养殖,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种养生产良种化。积极培育推广动植物新品种,组织实施小麦、水稻、滩羊、肉羊、奶牛、肉牛、枸杞、葡萄等重大育种专项,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建立健全畜禽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引进和优势品种的提纯复壮,实现主推品种新一轮更新换代;建设良种采穗圃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实现枸杞苗木专育专供和统育统供;建设酿酒葡萄母本园、采穗圃、繁育圃基地,加强育苗企业准入条件与苗木质量(病毒)检测,确保葡萄品种与苗木纯度与质量。加大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支持制种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构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的产学研一体化种业新体制,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种业集团,提升宁夏种业整体创新能力。
       推进先进技术集成化。充分发挥“两组一会”作用,活化农技推广机制,鼓励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不断充实和优化专家团队结构和人员,以科研、教学、农技推广人员、学科带头人及县(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为主,形成人员搭配合理、服务能力强的专家团队。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实现技物结合等多种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手段和能力。鼓励围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等重点产业,突出良种选育、节本增效、农机农艺融合、生态环保、循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强化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研发一批重点关键技术,示范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每年主推水稻品质提升、复种两熟、畜禽节本增效、枸杞和葡萄提质增效、生态建设、节水农业等重大农业集成技术20项。
       推进种养全程机械化。以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落实好购机补贴政策,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加大新机具、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提高牧草、马铃薯、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建设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围绕“1+4”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一批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为主体的综合生产示范区,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精量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农艺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积极推进农机深松作业和秸秆粉碎还田。到2020年,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引黄灌区深耕深松整地面积达到70%以上。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农业经营适度规模化。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村集体统筹协调作用,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转包、租赁、入股、托管和土地信用合作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生产服务社会化。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供销社、专业大户、基层推广机构,开展以农资超市、测土配肥、统防统治、产品营销、冷链贮运、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的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建立公益性推广组织、社会化创业组织和多元化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农技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总结推广统筹城乡、产业联盟、粮食银行等经验模式;加大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建立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社会化服务带动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到2020年,全区新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200个、农机作业公司100个。
       促进新型农民职业化。实施农业人才高地创建计划,加快重点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鼓励引导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力度,依托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特色产业集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化养殖场布点建设农民田间学校,用3年—5年的时间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到2020年,全区建成农业人才高地5个,建设职业农民田间培训学校10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5万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
       (三)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全区“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实现“12316”“三农”信息服务区、市、县、乡、村五级互拨互转,构建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科技信息智能推送服务。按照“六有”(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标准建立益农信息社,实现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基本覆盖到全区1600多个行政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技术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在全区组织开展农民手机使用与上网基础知识普及培训,全面提升农民信息供给、传输和获取能力。
       延伸智慧农业应用平台。围绕“1+4”特色优势产业,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模式,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劳力”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重点推进我区300多个农业部蔬菜、畜禽水产标准园(场)、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各类科技示范园区以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种植养殖自动化和精准化水平。
       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要求,建立全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等技术,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加工的农产品全部纳入追溯范围,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销售全程可追溯,并按行业、地域建立全区统一的发布查询系统。
       提升农业管理信息平台。以电子政务网络和农业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平台为基础,整合共享现有产业数据库,建设农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多通道、多产业、多主体、多模式的云服务,实现种植业、畜牧业、葡萄产业、水产业在种苗管理、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产品认证、农资监测管理、农产品检验、检疫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管理,为涉农企业、科技园区、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和农民提供多元“云+端(电脑和移动终端)”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全区农业生产管理“一盘棋”。

       二、统筹协调,促进多产融合
       (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统筹布局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加快推进马铃薯、枸杞、果蔬等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政策向优质粮食、清真牛羊肉延伸,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全覆盖。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改造升级,推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清真牛羊肉、乳制品、枸杞保健品、高档葡萄酒等精深加工。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引导加工企业向种养示范园区、优势产区集中,打造提升贺兰德胜、吴忠金积、青铜峡嘉宝、利通立德、原州圆德、平罗长湖、中宁新水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技术集成基地,打造贺兰金山、青铜峡鸽子山、红寺堡肖家窑三个试验示范酒庄集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
       (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在“1+4”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区,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推动市场的专业化提升和精细化改造。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产地预冷处理能力,鼓励集预冷、加工、冷藏、配送、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具有储存、分拣、加工、包装、配送、追溯等功能的低温加工配送中心。鼓励各类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及营销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建设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窗口(体验店),构筑多层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借助中阿博览会、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回商大会、枸杞论坛等平台,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大型农产品展销会,提高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加强支持引导,加大公共设施配套扶持力度,鼓励建设一批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农耕文化科普基地、农事作业体验基地和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创建一批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具有特色文化(红色、草原、黄河、回族)内涵、独特景观风貌和较强聚集辐射功能的特色村镇和特色产业示范村庄,支持具备条件的重点贫困村和周边重点景区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打造黄河金岸都市休闲农业带、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休闲农业带、毛乌素沙漠西缘草原风情休闲农业带、南华山—月亮山—六盘山生态休闲农业带。发挥葡萄酒国际语言和酒庄深度融合功能,打造50个以上酒庄与周边旅游景区结合,优化旅游路线,在体验、品赏、休闲等方面发挥酒庄聚集效应。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保护,积极发展剪纸、刺绣、泥塑、砖雕、麻编、柳编等农村文化产业。到2020年,培育100个示范休闲农庄。
       (四)推进多产业深度融合。
       完善产业融合模式。以全产业链构建为重点,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先导区,积极探索产业纵向型融合、多元服务型融合、产业聚集型融合、多种功能型融合等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到2020年,全区农业组织化程度达到50%以上。
       创新产业融合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信贷担保等方式帮助订单农户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开展农资采购、农机作业、生产技术、疫病防治、市场信息等服务。积极发展股份合作,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产城融合。支持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1+4”特色优势产业种养标准化基地、加工流通企业向沿黄城市带、清水河城镇产业带聚集,重点打造石嘴山河东、贺兰山东麓、吴忠孙家滩、中卫环香山、固原环六盘山等产业聚集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将传统农业打造成兼具休闲度假新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城镇,将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着力培育一批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三、绿色优先,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业基础条件。
       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到位、质量到位。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采取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机深松和保护性耕作等方式培肥地力。在土地出让和耕地占用税中提取一定比例支持耕地质量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区耕地质量提高一个等级。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实施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农业、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快北部引黄灌区和中部扬黄灌区盐碱地改良,加强中南部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建设,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77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恢复改善耕地110万亩。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增产增效种植标准基地、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加快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隔离场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制定推广一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控制操作规程,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确保农产品源头安全。到2020年,基本建立宁夏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应用标准化技术规程生产实现全覆盖。
       强化投入品监管。健全区、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市、县两级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登记、注册和管理。加强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推进农业投入品经营信息化管理,强化产地体系建设;强化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完善重大动植物疫情预警预报、应急处理机制和病死无害化处理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开展农产品生产者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加大信用信息公开力度。
       (三)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支持引黄灌区发展激光平地及滴喷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扬黄灌区发展膜下滴灌、喷灌、沟灌等节水农业,旱作区发展以春秋覆膜为主的保墒集水补灌旱作节水农业。加快农业用水方式转变和水权制度改革,优化种养结构、品种结构,积极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深耕深松、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抗旱剂等综合配套技术。到2020年,以滴灌、喷灌、管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万亩,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技术300万亩,深松深翻累计500万亩次。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减量替代”为重点,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提高有机肥使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以“减量控害”为重点,建立一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实施高毒农药退出及定点经营,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农业残膜污染专项整治,支持农膜生产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残膜回收利用,确保中南部地区乡乡有残膜回收网点、县县有残膜加工企业和机械化回收公司。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支持规模养殖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沼气生产、腐熟堆肥一体化发展。支持秸秆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固化、碳化、气化等新技术。在种养密集区域,创建一批示范县,完善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设施,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到2020年,全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5%以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突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以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为重点,以草食畜牧业发展为载体,大力推进“以养定种、种养结合”,引导扩大玉米全株青贮利用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基地建设,通过养殖环节带动牧草高效利用、秸秆循环利用及转化增值;强化畜禽粪污的养分还田,以有机肥为媒介,促进和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北部引黄灌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大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等特色种植业与奶牛、肉牛肉羊育肥等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实现种养一体及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中部干旱带围绕节水农业建设,积极探索破解干旱和禁牧封育约束路径,保障滩羊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南部丘陵山区突出生态农业建设,加大以苜蓿等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推动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以秸秆综合利用、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大耕地质量提升和清洁能源应用,形成种养互动的绿色循环链。积极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四)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构建大六盘生态安全体系。以生态修复为重点,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坚持“小治理、大保护”,分片推进六盘山区不同地貌综合治理,形成块状治理、点线贯通、辐射带动周边的生态格局。在南部土石质山区,加大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开展泾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对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和配置效率。在黄土丘陵地区,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退化林改造,大力推进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加快库井灌区、交通主干道林网建设,形成稳定健康的生态自然系统。到2020年,六盘山区新增造林面积150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抚育改造410万亩,区域内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相对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
       构建中部防沙治沙安全体系。以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为统领,重点在中部干旱带构建东防毛乌素、西御腾格里的两条阻沙屏障,形成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的防风固沙绿色网格,打造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110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抚育改造80万亩,新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处。
       构建北部平原防护林体系。以锻造引黄灌区新优势、打造塞上新天府为目标,以黄河为轴,贺兰山为脉,统筹区域内绿色通道、林网、湿地等资源,构建形成“轴、网、片、点”相结合的北部平原生态防护体系。在贺兰山东麓,围绕“一廊、四区、十五片、五纵、十横”的布局,建成结构完整、效能突出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防护林体系。在引黄灌区,重点建设黄河主河道防护林体系,加强交通主干道、城市乡村及工业园区等重要节点的造林绿化,打造富具特色、串珠成链的精品绿化景观体系。到2020年,北部平原地区人工造林10万亩,抚育改造40万亩,宁夏平原65%以上湿地及千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构建草原生态保护体系。坚持禁牧封育政策不动摇,开展草原确权登记,加快基本草原和保护红线划定;组织实施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大对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通过人工、机械措施进行补播改良,提升草原生产能力;加强草原监测、草原防火和草原鼠虫病害防治,形成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空间发展格局,确保草原生态功能区、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主要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构建乡镇绿化美化体系。积极推进村庄园林化、沟渠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建设环村林带、休闲广场、绿色巷道,塑造环境优美、农民富裕、民风和顺的生态宜居村镇。到2020年,新增人工造林5万亩。

       四、扩大开放,提高农业竞争力
       (一)加强农业招商引资。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突出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销售企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合作、重组、改造、联合的方式与区外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嫁接”,突破本土企业自身发展瓶颈,补齐短板,提升实力。立足农业区域特色,突出抓好吴忠孙家滩、石嘴山河东地区、中卫环香山地区、固原环六盘山地区、清水河流域特色产业带、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等招商引资,努力培育百亿级、十亿级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开放型农业经济重点园区,发挥好开放引领示范作用。落实好自治区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举办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宣传推介宁夏农业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引进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投身我区农业经济建设。
       (二)加强农业合作交流。
       紧紧抓住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优质粮食、马铃薯、清真牛羊肉、枸杞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走出去,通过境外并购、投资、国际贸易等方式,建立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基地,创建一批出口型品牌,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动农产品出口。借助中阿博览会平台,以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为载体,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装备引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农业援外活动,主动承担国家对非农业技术援助任务。依托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营销,拓宽特色农产品国际市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院校定向培养、跨国企业锻炼、国外考察进修等方式,培养一批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深化省际间农业交流合作机制,落实闽宁、宁蒙、宁陕、宁甘及宁夏与其他省区农业合作框架协议。
       (三)加大农业品牌培育。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发挥中国“枸杞之乡、滩羊之乡、甘草之乡、硒砂瓜之乡、马铃薯之乡”品牌优势,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保护),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倾力打造和提升宁夏“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业物流中心的引进,通过与本地企业联手合作、兼并或独资等多种方式投资,实现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企业、优势品牌聚集。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和证后监管,打造以企业为引领,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积极开发利用富硒资源,发展富硒农业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富硒”品牌。加强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促进宁夏品牌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提升宁夏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到2020年,全区“三品一标”认证达到特色产业总规模的80%以上,绿色食品达到300个,有机农产品达到50个。

       五、改革共享,确保农村全面小康
       (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扩大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结合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草原、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农村“四荒”地使用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等农村可抵押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扩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在有条件的村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在平罗等有条件的县(区),引导在城市有稳定住所和就业的农户自愿有偿永久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和经营性资金投改股试点,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建立运营机制灵活、操作便捷、服务优质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二)创新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扶持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逐步完善直接补贴、财政投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贴息、基金等多元化农业支持体系。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积极推动大型农机具、种植温棚、养殖暖棚、仓储设施等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各险种保险金额,切实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全面推进林业改革。
       开展湿地产权确权颁证,做好国家级湿地确权试点工作,建立湿地确权登记系统,明确湿地管护主体。将湿地的重点保护区域纳入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修订《宁夏湿地保护条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葡萄园林地确权工作。稳定和完善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关系,积极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集体林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将生态公益林补助、特色经济林扶持、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与发展林下经济有机结合,引导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林产业。
       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等重要

上一篇: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宁夏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8-2030年)》
下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