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区包装工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保持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十三五”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包装工业持续平稳发展。
截止“十二五”末,全区各类包装企业达1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9%。2015年全区包装工业总产值达53.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4%;工业增加值达14.8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1.5%。在包装工业总产值中,包装印刷27.13亿元,纸和纸板容器13.32亿元,塑料包装制品及容器11.57亿元,金属包装容器0.72亿元,包装机械制造0.64亿元。形成了以包装印刷、纸和塑料为主的产品结构。为保护产品、促进销售、方便运输和物流管理及提升商品市场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2.包装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末,我区包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有12家,超过2亿元的有4家。宁夏金世纪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包装印刷机械设备百余台,主要产品瓦楞纸箱、高档礼盒等销售覆盖甘肃、内蒙、陕西、山西、新疆等省份,产品质量档次及市场占有率均属西北领先,为国家瓦楞纸箱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包装印刷生产线,配套采用自动套准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填补了我区包装行业在烟包生产领域的空白。宁安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力度,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日生产能力达到30万只包装箱。宁夏润龙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成功挂牌融资,积极进行扩能改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高端塑料编织袋年产能实现6000万套。银川富邦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纸浆模塑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宁夏白浪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日生产瓦楞纸箱达到20万只。宁夏仓满制桶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自动化制桶、喷涂和开卷校平剪切生产线,实现流水线加工生产作业,具备了年生产60万只不同规格包装钢桶的能力。其中,银川富邦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被中国包装联合会评为“2014年度中国包装百强企业”。形成了“SHAMAIDUN”、“东星”、“圣腾”等一批宁夏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这些骨干包装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区包装工业的中坚力量,也为我区包装工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通过实施国家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计划、自治区支持新型包装材料和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奖励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企业积极开展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包装生产过程不断完善和竞争能力持续增强。我区包装企业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占全区企业技术中心的3.4%;清真产品包装智能环保技术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清真包装产品研发中心1个。二是努力提高包装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我区包装龙头骨干企业生产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在西北同行业居先进水平,企业引进德国高宝7+1、6+1胶印机、日本秋山6+1胶印机、三菱4色胶印机、德国罗兰8+2胶印机、瑞士博思特8色凹印机等一批国际先进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有力推动了包装印刷产业升级。银川日昌自动包装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称重计时法多物料给料器的生产与技术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研发的多项新产品获得了全国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和宁夏发明奖。塑料包装行业采用现代加工设备,优化配方,改进生产工艺,其中润龙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高强度、耐高温聚乙烯包装内膜质量各项指标高于GB/T4456-2008技术标准,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银川富邦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制定的《清真(HALAL)制品包装通用标准》,被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区清真产业包装标准的空白。三是经过持续调整,目前区内包装龙头骨干企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明显,缩小了与国内发达地区包装产业的差距。包装印刷西北市场占有率达23%,瓦楞纸箱、塑料编织袋西北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和21%。
4.产业集约式发展初见端倪。
我区包装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推动产业集约式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产业集约式发展已初见端倪。一是区域性产业集聚态势逐步明显。银川、吴忠等地逐步形成了纸包装产业集聚,吴忠、石嘴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塑料包装产业集聚,银川、红寺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包装印刷产业集聚。二是区内包装企业加速向中心城市聚集。银川、吴忠等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金融、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入驻,迎来了广阔的包装配套市场。各包装企业纷纷抢抓机遇,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快速向上述中心城市聚集,提升了这些城市的包装规模与档次,繁荣了当地的包装工业经济。三是包装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十二五”初吴忠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建成,开启了我区包装印刷产业整合和聚集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基地已聚集25户包装企业,2015年产值突破12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5.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区包装工业配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累计为超过2100亿元国内商品和18亿美元以上出口商品提供了配套服务,配套商品附加值达1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能力不断提升,仅2015年,全区包装行业完成利税总额7.98亿元,上缴税收2.76亿元。包装工业的技术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就业消化能力、生态文明贡献度等较“十一五”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包装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也存在诸多制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适度包装、绿色包装理念需要大力普及和深化,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尚未得到系统研发和广泛应用,企业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生产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绿色化生产方式与体系尚未有效形成,环境友好程度不高。我区包装工业除金世纪、富邦、弘德、润龙、机械院、日昌等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欠缺。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和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不多,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机制和创新服务平台。行业高层次人才比例较低,创新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创新团队的培育机制不完善,创新体系不健全。
2.协调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低档次、同质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结构性产能严重过剩,无序竞争现象未能有效遏制。资源、技术、信息和人才得不到有效共享,企业成本压力大,融资难度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上下游产业之间、产业链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对接意识不强,尚未形成紧密的联盟型发展模式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互动机制。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发展的意识不强。
3.产业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包装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尚未普遍采用。包装行业缺乏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的整体规划以及系统、详实的工业基础数据库与产业运行统计数据等信息共享平台。包装企业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原有产品、转变生产方式、创建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包装产品信息跟踪、质量安全溯源及其流通的实时监测系统仍不健全。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区包装工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包装工业配套延伸、产业转移和市场拓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我区将加快融入“一带一路”,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大量工业产品以及社会零售商品需要包装配套,能有效拉动包装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二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为包装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随着工业进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新常态,企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工艺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对包装产品有了新的需求,因而必将推动包装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品的转型。同时,我区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五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六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点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必将极大促进包装工业快速发展。三是包装产品的卫生安全和实用性已广泛得到社会关注。随着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包装的卫生安全和实用性有了新要求,对包装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安全、环保、节约、便捷,这将促进包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包装工业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
从挑战看:一是竞争压力增大。由于包装企业投资较少,工艺简单,造成了企业重复建设、产品重复生产,销售随意降价,企业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加大。由于包装劳动力、原材料、知识产权、土地、能源、税收等“高成本时代”的来临,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对包装企业生产经营将产生较大影响。三是“一带一路”机遇凸显,但在此机遇中,包装行业企业在理念、战略、技术、方法等方面对把握新机遇的准备不足,在新形势下必须尽快解决好长期累积的各种问题,适应经济新常态,建立发展新思维,特别是在质量意识、标准体系、创新能力、品牌塑造、协同发展、互联网思维、国际竞争力培育等方面要从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形成系统、全面的发展战略。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宁夏”建设,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发展新特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发展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大力倡导适度包装,全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有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两化融合水平,大力促进新型业态成长,通过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包装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区包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力。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有效集合资源要素,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政策支持,强化行业机构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沟通、协调、服务作用,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确保产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绿色转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整体提高我区包装工业的内生动力、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围绕发展重点,分类引导、推动包装工业转型升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形成龙头企业的长效培育机制、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包装产业与我区经济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缝对接。
3.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切实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包装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的引领能力和竞争优势,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新优势。
4.深化改革,扶优扶强。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通过结构调整、同业联合、协同创新、项目拉动、品牌培育等手段扶优扶强,推动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优势企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增强我区包装产业的整体合力与发展后劲。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提升我区包装工业的创新力。围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技术中心,突破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提升我区包装工业的竞争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技术自主创新包装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在主要包装制品、包装印刷、包装机械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标准、节能降耗、产出效益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提升我区包装工业的贡献力。进一步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循环利用,加快发展绿色包装产业,提升包装工业在绿色制造体系和美丽宁夏建设中的贡献能力。大力拓展包装工业与我区经济各重点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包装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2.具体目标。
(1)产业规模。
“十三五”期间,做强做大我区包装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提升成长性好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宁夏包装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末,全区包装工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工业增加值22 亿元,年均增长8 %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的大型包装企业达到3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小巨人”型包装企业达到2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左右。在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培育国内知名品牌2个以上,区内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10个以上。
(2)自主创新。
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着力解决我区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和企业技术骨干不足等突出问题,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提高到 15%以上。加大行业研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不低于1.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不低于7.5%。重点培育建立一批包装行业的国家级行业研发中心、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国家级行业研发中心达到3个以上,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个以上。着力推动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专利授权总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或接近25%。
(3)两化融合。
依据《全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确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至“十三五”末,包装行业重点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超过7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构建包装关键领域上下游产业链及区域包装经济产业带,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亿元。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广泛推广,行业装备数控化率不低于60%。遴选8家企业作为行业两化深度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4)综合利用。
继续淘汰包装行业落后产能,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液、废气、余热、余压等加强回收和合理利用;对包装制品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加强回收和再生利用,初步建立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体系。到“十三五”末,主要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纸制品达到70%以上,塑料聚脂瓶达到80%以上,塑料编织袋达到70%以上,钢桶达到95%以上,塑料薄膜袋达到30 %以上,再利用包装废弃物总量达到20万吨以上。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将自主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围绕自主创新能力、两化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基础、新兴业态培育、包装品牌塑造等主要任务,全面推动包装产业绿色转型,提升我区包装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中心和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培育包装行业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计划和工程项目,着力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等前沿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创新示范,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培养和吸引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加大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协同培养,强化创新人才的成长扶持,通过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协作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提供重要平台和有力支撑。
2.提高两化融合水平。
推动包装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渗透,提升包装制造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包装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引导并推广集绿色制造、协同制造、网络化制造等为一体的先进制造模式。
打造“互联网+”包装产业链。促进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包装产业发展中的推广与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驱动、云制造等包装生产服务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实现包装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与客户订单的最优匹配,提供快速便捷、低价优质的一体化服务,助力包装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3.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强化包装工业的发展基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实《关于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宁夏建设的意见》,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的转型发展。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建立适应于产业价值链的精益管理模式。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联合重组、上市融资,加强与发达省市的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一体化经营,构建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小微企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发展联盟。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主导产品突出、专项服务卓越的发展体系,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4.推动绿色转型进程。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理性消费,反对过度包装,引导包装用户和包装企业围绕减量、回收、循环等绿色包装的核心要素,积极采用用材节约、易于回收的适度包装解决方案,在包装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创新、资源循环利用中大力推广适度包装。构建从设计、材料、制造、流通、消费、回收循环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包装工业体系。
大力推广绿色包装技术。大力推行简约化、减量化、精细化、循环化包装设计技术,提升覆盖包装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设计能力。加大绿色包装关键材料、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绿色化,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组织实施绿色材料、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包装绿色制造企业与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一批引领性强、辐射作用大、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
推进绿色包装,应用可降解、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鼓励网上购物采用减量化、无害化包装。
5.支持新型业态成长。
延伸传统包装产业服务链。落实“互联网+”行动,对接上下游产业与终端需求,引导企业围绕包装全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制造、一站式服务包装解决方案。按照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强化包装生产企业在包装废弃物强制回收中的相关责任,促进企业实现包装废弃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加快推动包装产业与生态农业、快速消费品业、远程物流配送业等领域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现代物流包装产业。
支持包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枸杞、葡萄酒、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旅游产品等产品的包装创新,运用互联网金融等手段,加大资本、技术、人才投入,开发具有地方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包装产品,培育建立一批包装创意设计示范企业,大力提高包装创意设计水平和质量,壮大包装专业设计队伍。
6.重视包装品牌培育。
培育包装技术品牌。立足包装产业科技前沿,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重点发展绿色包装设计、安全包装防护、包装循环利用等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品牌,提高我区包装工业在国内包装行业中的地位,增强包装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塑造包装产品品牌。以包装制品、包装印刷、包装机械的研发为重点,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构建“定位、设计、生产、营销、保护”一体化的品牌发展格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包装知名品牌。
树立包装企业品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采取联合、并购、控股等方式实施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合作,推动产业联盟建设,提升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开放发展格局,推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拓展区外市场,走出国门。
(二)发展重点。
结合我区资源条件和产品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全面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包装制品、包装印刷、包装机械、包装产业集群等领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1.推动绿色包装持续发展。
围绕减量、回收、循环等绿色包装的核心要素,加速发展生态包装设计、绿色包装材料和循环利用技术。
切实推进绿色包装设计。大力推行减量设计和生态设计,提升覆盖包装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设计能力。支持建立包装云设计数据库,深化互联网和先进设计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促进发展快速消费品绿色包装技术。突出简约化、个性化、定制化等功能设计,实现包装制品功能性、艺术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提升包装创新设计能力和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金世纪、富邦印刷、和瑞彩印、宁安彩印等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包装创意设计服务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包装材料。重视包装材料研发、制备和使用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支持以可降解、可循环等材料为基材,发展系列与内装物相容性好的食品药品环保包装材料,提高食品药品包装安全性。突破工业品包装材料低碳制备技术,推广综合防护性能优异、可再生复用的包装新材料,增强工业品包装可靠性。重点支持德信环保年产2万吨生物基材料项目建设,加强多品种包装材料研发,实现规模化应用。
大力促进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支持企业围绕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开展技术攻关,提高包装制品重复使用率。重点开发、推广废塑料改性再造、纸铝塑等复合材料分离,以及废纸(金属、塑料等)自动识别、分拣、脱墨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重点支持东星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富邦印刷纸浆模塑产品项目,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支持金世纪研发G瓦礼盒,改变手工礼盒材料选型,降低生产成本。
2.推动安全包装深入发展。
加大包装防伪、保质和防护技术的研发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包装安全检测和监管。
发展包装防伪技术。重点发展生物型、电子信息型等综合防伪技术。鼓励支持应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纳米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包装防伪材料、工艺和方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重点支持金科达全息防伪材料的生产,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发展包装保质技术。支持开发食品、药品、果蔬保鲜保质新技术,有效延长产品货架寿命。大力研究和开发高阻隔等功能性材料与技术,重点提升包装产品的防潮、防霉、抗菌、抗氧化、阻光等性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重点支持宁安彩印果蔬保鲜保质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农副产品包装技术和质量。
发展工业品包装防护技术。鼓励创新防护结构与工艺,优化包装防护方案。大力发展跟踪和预警商品储运环境变化的包装技术,构建重要工业品包装储运安全实时监控网络平台。重点发展防震缓冲、表面处理、气相防锈等技术,减少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泄漏、腐蚀等现象的发生,增强包装防护可靠性,实现工业品保值增效。重点支持润龙包装、翔龙塑业和中富塑业采用新型原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发展包装防护技术,拓宽工业品包装的应用领域。
3.推动智能包装快速发展。
以智能包装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着力发展智能包装产品,大力提升包装产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包装系统智能化。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资源计划、订单协同化管理等软件开发和应用。引导包装大数据、工业云创新应用,开展新一代包装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大智慧型包装制品研发力度,积极推广智能标签、智能终端等包装信息化关键技术,支持建设包装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包装产业信息化技术基础体系。重点支持电通信息RFID监管智能系统技术,发挥金世纪、富邦印刷、夏进制箱等3户企业两化融合百家示范作用,推进我区包装行业两化深度融合。
4.推动主要包装领域高端化发展。
围绕包装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宁夏行动纲要》,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重点发展高端包装制品、包装印刷、先进包装机械,着力推进包装产业集群发展。
(1)包装制品。
发展高端纸包装制品。支持以再生纸为原料,发展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包装制品,提升纸包装品质。注重利用低成本技术增强纸包装制品性能,为实现包装减量化提供保障。研发纸包装制品防水、防潮、抗菌、阻燃等关键技术,拓展纸制品的应用范围。重视发展纸制展示包装,重点发展高端纸浆模塑、微型瓦楞、可折叠纸蜂窝等包装制品,提升纸包装的应用性能。
重点支持富邦印刷、金世纪、和瑞彩印、夏进纸箱、宁安彩印、白浪包装、润昌实业、美佳乐、兄弟包装、浩德纸业、宏远正大、兴盛塑化等纸包装制品生产企业 。大力提高富邦印刷高端纸浆模塑制品、金世纪新型高档复合纸的生产能力。支持金世纪引进全自动封面机,提升产品装配效率。
发展环保塑料包装制品。鼓励以天然材料、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环保型助剂等为原料,发展可定制的环境友好型塑料包装制品。降低塑料包装制品对环境的影响。掌握高阻隔、环境感知、宽幅制备等关键技术,增强塑料包装制品防护、保质和智能属性。推广PETG、PLA等环保塑料制品及相关绿色生产技术。重点实现购物袋、饮料瓶、快餐盒、泡沫塑料等无公害化。
重点发展东星塑料、三羊纺织、润龙包装、绿源塑胶、翔龙塑业、汇丰天、富林塑料、华峰塑胶、中富塑业等企业生产的高端塑料编织袋、集装袋产品,天一海腾、同泰印务、仁初包装、圣力达生产的聚酯瓶(PET),恒通塑料生产的大型塑料桶、塑料托盘,金科达生产的塑料薄膜袋、全息防伪材料,德信环保生产的生物基可降解包装材料等产品。
发展轻量金属包装制品。倡导以薄壁金属制造包装制品,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节能技术在金属制品生产和加工中的应用,充分降低生产能耗。加强微型卷边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工艺水平。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金属包装容器中的应用,支持大规模应用覆膜铁、覆膜铝等新型材料生产包装容器,提升金属包装容器的抗腐蚀和环保性能。
重点支持仓满制桶开口桶、闭口桶、缩颈桶、钢塑复合桶产品的生产,扩大钢桶的生产规模,逐步形成我区金属桶生产基地。重点扶持鼎恒金属应用覆膜铁生产金属桶,提升金属包装容器的抗腐蚀性。
(2)包装印刷。
发展环保包装印刷。推广使用现代化和数字化的印刷生产设备和数字化印刷工艺流程,提倡使用清洁生产环保原料,鼓励使用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油墨、胶粘剂、清洗剂。加大无溶剂复合、无胶复合、冷UV固化、UV LED固化、冷烫印等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构建基于绿色理念的版基、制版、油墨、工艺、检测等环保印刷产业链,实现包装印刷领域绿色生产全覆盖。
发展功能印刷。支持包装印刷企业依托功能印刷需求形成新的技术工艺体系,鼓励应用印刷电子、3D印刷、气味印刷、生物印刷、纳米印刷等前沿技术,大力推广无溶剂印刷、高清柔印、高速喷印等先进技术,提升包装印刷品质。
重点支持弘德包装、电通信息、森源印务、金百瑞科技、东福包装等企业包装装潢印刷品的生产。重点推广电通信息包装数字化监管智能系统技术。大力提高弘德包装卷烟包装的生产能力,逐步形成我区烟包生产基地。
(3)包装机械。
发展先进包装机械。充分借助和发挥我区装备制造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发展我区包装机械制造。支持发展包装工业中急需的高科技、多规格成套设备,加快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提高包装机械技术水平。以数字信息和自动控制技术提升传统装备性能,延伸产品价值链,推进传统包装机械设备改造升级。
重点扶持机械研究院、日昌包装开发高速分切机、智能化计量包装机等机械设备,增加品种,扩大规模,不断提升包装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4)包装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特色,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专业化生产能力,建设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专业生产的包装工业园,提高产品竞争力。重点支持吴忠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发展纸制包装产品、塑料中空容器、塑料编织袋;中国清真产品包装产业基地(银川)发展清真制品包装。利用永宁望远工业园区、青铜峡嘉宝工业园区包装产业集聚优势,辐射带动形成新的包装产业集群,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包装行业管理部门在规划引导、标准制定、市场开拓、信息交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包装行业的政策指导,行业动态分析和信息服务。强化包装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风险预警,着力做好重点包装企业的协调服务和重点包装项目的推进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推动包装工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规范包装行业和产品管理,建立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完善重要商品包装的质量监控、产销衔接、市场准入等调控措施。一是强化标准制定,抓紧研究技术标准,建立完善的包装标准起草、发布、宣传、执行、监督体系,严格实施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二是重视包装名优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建立企业诚信自律机制,加强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食品包装、危险化学品包装的监管力度。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实施办法》要求,切实抓好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和促进包装业健康发展工作,减少商品包装中的资源消耗和过度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研究解决包装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共同做好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和促进包装业健康发展工作,为包装工业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专项担保基金、工业运行专项调控资金、工业风险补偿基金、自治区支持新型包装材料和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奖励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着力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对国家确定的重点支持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寻求各级政府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充分运用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民间投资、外资、现代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筹募资金。通过建立企业投资基金、发行集合债、企业股权融资等创新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保障包装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和投资力度。
(三)加快人才培养。
一是采取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实施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程。二是鼓励和支持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投身包装设计创业,开展食品、特色农产品、医药和旅游商品等产品的包装服务。三是创造吸引留住人才的宽松环境,建立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激励机制,造就一批熟悉生产工艺、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市场的技术带头人、管理当家人、市场开辟者队伍,提高包装行业的整体素质。四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学术讲座,提高包装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大量培养实用型包装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