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宁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29 08:56:31
       一、“十二五”物流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现状
       1.物流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环境下,全区物流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5年,共完成社会物流总额5069.2亿元,较2010年增长98.2%,年均增长14.7%,超过全国同期平均8.7%的增长水平;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38.3亿元,较2010年增长58.8%,年均增长9.7%,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1.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6.1%;完成货运量43769万吨,较2010年增长30.3%,其中,铁路货运量占全区货运总量的12.9%,远高于同期全国7.5%的平均水平,航空货邮吞吐量是2010年的1.6倍;完成货物周转量873亿吨公里,较2010年增长3.2%;快递业务量实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共完成快递业务量2231.9万件,较2010年增长370%,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连续六年保持快速增长,人均快件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物流基础设施扩容提档。
       “十二五”时期,我区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2015年,全区铁路营业里程达1131公里,铁路网密度达到1.6公里/百平方公里。包兰铁路二线(惠农至银川段)、原州至王洼铁路快速推进,干武铁路二线、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银西客专开工建设;公路通车总里程3.3万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47.6%,公路网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27公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动工建设,入驻运营航空公司29家,开通了至国内外59个城市的78条航线,其中国际与地区航线11条,以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为中心,中卫沙坡头、固原六盘山支线机场为补充的“一干二支”航空运输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物流节点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全区共有占地15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中心)60家,涵盖了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多种类型,物流节点空间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3.物流市场主体日益壮大。
       “十二五”时期,全区物流企业成长迅速,自主培育和引进外力成果显现,骨干物流企业数量进一步增长。截至“十二五”末,全区共有各类物流企业2007家,是“十一五”末的1.9倍;累计培育了42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其中“4A”级7家, A级物流企业数量是“十一五”末的4.2倍。引进了甘肃西部物流、江苏润恒、中铁物流、中远物流、中国物流、华宇物流、顺丰、“三通一达”等国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宁设立分(子)公司或办事处;物流新生业态和技术装备逐渐成熟,城市共同配送、金融物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智能快递柜、无线射频识别(RFID)、SAP系统等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取得较大进展,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4.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十二五”时期,自治区级、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紧筹建,宁夏交通物流园、望远现代金属物流园、星火国际物流园、西兰银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物流信息平台相继投入运营;新百连超、东桥电器、新华百货等一批重点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管理、智能仓储和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并应用条形码识别、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电子信息技术。全区高速公路ETC实现100%覆盖,并实现了全国联网。
       5.国际物流体系初具雏形。
       “十二五”时期,银川综合保税区建成运行并获批进口肉类和进境水果种苗指定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实现了“海外集货、一般运输”的进口海关监管模式,宁夏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服务系统(电子口岸一期)投入试运行,并与全国11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同步开展了“保税进口”模式;宁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获批开展试点;“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累计发运31列1471车,货重55650吨,出口货值达5300万美元;银川被国家《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确定为双向直达伊朗德黑兰的始发(到达)城市;银川铁路一类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惠农陆路口岸、银川开发区陆路口岸、中宁陆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与天津、青岛、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沿海沿边口岸建立了区域通关一体化协作机制,实现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便捷通关,东向出海,西向出境的开放通道不断完善。
       6.航权开放优势逐渐显现。
       2013年国家民航局批准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向阿联酋开放第三、四、五航权,银川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开放第五航权城市,并被确定为扩大航权安排、增开国际航线的重点城市,明确了银川作为我国面向阿拉伯国家门户机场的地位,具备了打造我国至中东、中亚、非洲、欧洲的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依托阿联酋航空公司银川—迪拜国际航线,我区鲜切花、蔬菜、皮草及羊绒制品等产品销往中东市场。
       7.物流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十二五”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规费政策、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五个方面支持物流业发展。设立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继宁夏现代物流协会之后,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发挥了行业协会在反映物流企业诉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物流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和宣贯行业标准、维护市场秩序以及物流企业资质评定、人才培养、物流统计、会员服务、对外协作等方面的纽带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仍未完全消除。
       1.物流业对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物流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不足,物流发展过度依赖煤炭相关产业,随着全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既有物流供给结构存在明显不适应的现象,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发挥不足。
       2.运输结构不合理,盈利能力整体偏弱。
       铁路发展滞后,营业里程和路网密度没有实质增长,低成本运输优势未能有效发挥。2015年,全区公路货物周转量占货物周转量的比例达到65.5%,高于全国32.8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占比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7.6个百分点,铁路货物周转量较2010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运输结构不合理成为我区物流发展的短板之一。全区重点考核的样本物流企业主营业务平均利润额仅为335.7万元,与2010年相比降低了85.7%,物流企业盈利能力整体偏弱。
       3.物流园区缺乏统筹规划,结构性矛盾突出。
       部分物流园区盲目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交通规划衔接不畅,对实际物流需求了解不清,导致物流园区数量偏多、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雷同、服务区域重叠、功能互补性差,同质、无序竞争现象较严重。物流园区内涵发展不足,已全面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占比不足50%,圈占土地等待升值现象较严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物流企业缺少龙头带动,综合服务水平偏低。
       我区是西北五省区中唯一没有5A级物流企业的省区。80%以上的物流企业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智能设施技术装备应用普及率低,信息“孤岛”问题尚未有效化解。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低附加值的干线运输、库房出租、装卸搬运等服务,共同配送、冷链物流、金融物流等新兴业态规模尚小,流通加工、仓配一体、信息服务、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亟待拓展,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融合不足。
       5.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自治区级物流工作部门联席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各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深入沟通和充分协调。物流统计的全面性、系统性有待提高,常态化监测机制需继续完善。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上面临着“新要求、新机遇、新定位、新需求、新变革”的“五新”发展形势。
       (一)“经济新常态”的时代特征对物流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需求向高端化演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针对我区经济总量偏小、物流发展模式相对落后、物流园区结构性过剩、物流市场开发不足的现实情况,必须加快物流业的转型升级,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效益提升的集约式增长,扩大有效供给,逐渐向价值链高端和供应链管理延伸。
       (二)“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战略为物流发展带来新机遇
       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商埠重镇,是东、中部地区进入河西走廊、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重要枢纽。随着“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战略的实施,国家《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将银川至伊朗德黑兰双向直达国际货运班列确定为43个中欧班列之一,我区至中亚、西亚的低成本通道优势将不断显现,畅通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随着银川—迪拜航线开通,“一主两核三辅”的国际航线网络不断完善,通达全国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旅游城市的“米字型”国内航线网络的加快构建,将极大地推动我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信息、能源、物流、贸易、投资、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带来新机遇。
       (三)“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赋予物流发展新定位
       按照自治区“都市区、副中心城市、大县城、重点镇、中心村”的城乡规划及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区城乡人口更加趋于集中,城镇消费群体逐渐扩大、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潜力充分被释放,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的趋势更加明显,物流业发展将从重点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向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并重方向转变。
       (四)“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为物流发展带来新需求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我国东部地区土地、水、电、劳动力等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大势所趋。我区水、土地、煤、电组合优势明显,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国际贸易,带动国内外相关产业集聚,带来物流业发展新需求,将有利于推动我区形成区域性的国际重要商贸物流中心。
       (五)“互联网+”新业态推动物流发展模式新变革
       “十三五”时期,我区将大力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中卫西部云基地,打造面向全国的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是推动智慧物流建设的重要方向。依托“互联网+”,物流平台模式、基地复制模式、O2O模式等新兴物流模式将不断涌现,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产业深度融合,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将不断渗透到企业的运作管理中,从而为我区物流发展模式变革提供重要条件。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导向,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强化基础为手段,加强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国际物流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联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推动物流节点空间布局优化、集约发展和功能提升,完善城乡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将我区打造成区域联运集散中心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
       ——物流规模持续扩大。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2%左右;全社会货运量达到5.4亿吨,公路货运量达到4.8亿吨,铁路货运量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
       ——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培育知名物流园区和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第三方物流比重明显提高。到2020年,累计培育15家4A级物流企业和35家3A级物流企业,努力实现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和5A级物流企业的零突破,国内外领先品牌物流企业引进数量进一步提升。自治区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银川市争取入选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物流成本有效降低。供应链管理理念得到推广,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智能设施技术装备普及率大幅提升,企业税负有效降低。到2020年,集装箱铁水联运运量年均增长6%左右,铁路集装箱装车比率提高至10%左右,银川市主要商品共同配送率达到35%,其它城市共同配送试点逐渐开展,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7%左右。
       ——国际物流体系基本建成。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基本建成,对阿拉伯国家开放第七航权筹备工作稳步推进,银川至伊朗德黑兰及周边国家的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四)主要任务
       1.打造国际物流体系。
       以发展航空物流为核心,推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促进航空口岸、航空物流园、综合保税区、通航产业园融合发展,积极申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筹备申报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暨宁夏枢纽工程。积极申报国家铁路一类口岸,加快石嘴山惠农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强综合保税区与口岸跨区域联动。重点打造铁路国际物流中心,推动银川至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促进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加强与阿联酋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合作,新增、加密国际国内航线,逐步发展货运包机,推进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空铁联运、联程联运项目运作。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建设,强化国际采购、中转分拨、加工配送、转口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提高检验检疫、报关、退税、融资、货代等外贸一体化服务水平,将我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物流的集散地和连接欧亚的物流中转地。
       2.优化物流设施网络布局。
       加快我区向西开放国际通道和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大力拓展空中航线,打通以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强化与呼包鄂榆地区、太原城市群、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推进城乡道路升级改造,畅通城乡配送,重点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和农村物流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分级网络,推广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模式,提升城乡物流配送服务水平。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和中阿合作先行区战略定位,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强化银川都市圈物流核心圈层地位,打造固原、中卫两大物流枢纽,发展沿黄、太中银、清水河三大物流产业带。以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为重点,统筹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布局,重点发展航空、铁路、公路相互衔接的物流园区和物流港,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系统。加快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集疏运系统建设,推进入园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实现中转联运设施互联互通。
       3.推动区域物流联动融合。
       推动建立区域物流联动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乌力吉等沿边口岸及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等沿海口岸的联动,加快推进国际陆运节点建设。推进与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等重要物流枢纽、节点的联动,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统筹区域物流设施规划,推进信息和人才共享,实现平台互联、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4.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培育或引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物流平台集成运营商,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申报5A级物流企业。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鼓励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利用“互联网+”创新物流发展模式,拓展供应链管理服务,提升物流增值服务能力。引进阿联酋航空、远成物流、日日顺物流、京东、苏宁、申通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电商快递企业在宁设立区域总部、转运中心和分拨配送中心。
       5.加快发展智慧物流。
       依托中卫西部云基地和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和智慧物流数据中心,推进面向全国的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区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内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对外联通全国物流信息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加快完善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采集、查询制度,探索建立基于信用等级的物流企业分类监管制度,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一单制”电子标签赋码及信息汇集、共享、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自动识别、数据交换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大力推广“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运输协同、仓储交易、物流企业联盟、供应链管理等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6.强化物流标准化和绿色物流。
       探索物流团体标准在我区先试先行,支持仓储设施、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和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统一并推广应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单元,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规范和操作规范。选取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推进物流标准化综合试点。倡导绿色低碳技术,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使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仓储设施、新能源运输车辆等,大力推广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和资源回收利用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与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等有关的物流活动。

       四、空间布局
       (一)着力构建三级物流通道
       加快陆上、空中、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铁路运输干线化、公路运输网络化、航空运输辐射化,形成内畅外联、通疆达海、联通全国、对接国际的多层次、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打通国际物流通道。
       ——搭建空中丝绸之路。以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为载体,以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土耳其航空等国际知名航空公司为依托,着力构建“银川经阿联酋迪拜、韩国仁川、香港至国际主要城市”的“一主两核三辅”国际航线网络;依托国航、南航、东航以及春秋航空等国内知名航空公司,着力构建“西北地区经银川前往东北、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经银川前往华北、东北地区,中南地区经银川前往西北地区,华东地区经银川前往西北地区”的“米字型”国内航线网络,逐步形成连接全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国际都市的航空网络。推动银川至哈萨克斯坦货运包机常态化,逐步开通面向欧洲和中东国家的货运包机。
       ——建设陆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向西开放通道,以推动京藏高速改扩建为重点,打通经包兰铁路和京藏高速对接新亚欧大陆桥通道北线和中蒙俄通道西线的西北通道;以推动增建干武铁路二线为重点,打通沿干武铁路和定武高速对接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中线通向阿拉伯国家及欧洲的西向通道;以加快建设乌玛高速、青兰高速为重点,打通经包兰铁路和京藏高速向南对接中巴的西南通道;以加快建设宝中铁路二线及银昆高速为重点,打通经宝中铁路和福银高速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南向通道。加快建设陆海联运通道,以推动建设东乌铁路惠农联络线为重点,打通连接华北地区及京津冀沿海港口的东北通道;以推动建设太中银铁路银川至定边增建二线为重点,打通连接山东沿海港口的东向通道;以建设银川至西安客专、银川至百色高速为重点,打通连接华东、华南地区及东南沿海港口的东南通道。着力推进向西开放通道和陆海联运通道合理衔接,重点打造华北地区经过济南、石家庄、太原至中卫,再经武威、乌鲁木齐,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
       ——打造网上丝绸之路。依托中卫西部云基地和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对接国家“信息丝路”计划,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鼓励和引导区内外电商企业在宁开展面向丝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带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物流快速发展。
       2.联通区域物流通道。
       进一步完善沿黄城市群、清水河城市群与呼包鄂榆地区、太原城市群、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之间的区域物流大通道,推进与空间尺度相匹配的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构建统一的区域大市场,将银川打造成区域转运中心和分拨配送中心。
       ——以包兰、东乌2条铁路和乌银、京藏、荣乌3条高速公路为主线,经京包、包西铁路和包茂高速,构建连通呼包鄂榆地区的物流大通道。
       ——以太中银铁路和青银、银西、定武3条高速公路为主线,构建连通太原城市群、冀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物流大通道。
       ——以包兰、宝中、银西3条铁路和京藏、福银、定武、银昆、银百5条高速公路为主线,经陇海铁路,构建连通关中—天水地区的物流大通道。
       ——以包兰、干武、包兰铁路中卫至兰州客专3条铁路和京藏、定武、乌玛3条高速公路干线为主线,经兰青铁路、连霍高速,构建连通兰州—西宁地区的物流大通道。
       3.疏通区内物流通道。
       加强区内交通联网,重点推进既有铁路复线建设和公路提级改造,实现不同等级道路合理衔接。建设干武铁路二线、太中银铁路银川(中卫)至定边二线、定西经固原至庆阳铁路、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海原至环县铁路、宝中线中卫至平凉段扩能;建成青兰高速东山坡至毛家沟、固原至西吉、东山坡经泾源至泾河源、同心至海原、石银高速石嘴山至平罗联络线,完成青银高速银川至宁东段、京藏高速石嘴山至中宁段扩容改造,开工建设银百、乌玛、银昆新增国家高速宁夏段、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推进泾河源至华亭、西吉至会宁等地方高速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普通干线2800公里。
       (二)重点优化物流空间布局
       坚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布局原则,围绕自治区“一带三区,一核两极”的总体空间格局,构建“一圈、两枢、三带”的物流空间格局。
       1.银川都市物流圈。
       依托银川都市圈和国际、区域、区内物流通道,建设以银川市为发展核心,以宁东基地、吴忠市、石嘴山市为支撑极的“一核三极”银川都市物流圈,对内联动固原和中卫两大物流枢纽,对外协同陕甘青蒙城市群、辐射国内国际大市场。
       ——银川市。依托银川市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定位,突出中阿博览会平台优势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航空口岸航权开放优势,重点推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航空物流集聚区和银川公铁物流集聚区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强化空铁、公铁、海铁联运和中转集散、分拨配送等功能,加快发展航空、保税、跨境电商、铁路物流和中转配送,打造内陆地区向西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物流节点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联运配送中心。
       ——宁东基地。重点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化工物流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煤炭、化工和危化品物流,打造能源化工物流高地。
       ——吴忠市。重点推进吴忠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商贸物流集聚区建设,建立健全认证、生产加工、展示交易和集散支撑体系,深化供应链改造,加快发展冷链、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商贸、电商、毛纺织物流,构建商贸物流中心。
       ——石嘴山市。重点推进惠农陆港物流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与内蒙古合作共建乌力吉口岸,巩固与天津港的跨区域协作,强化与周边能源富集城市的合作,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大宗商品物流,打造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枢纽。
       2.两大物流枢纽。
       ——中卫物流枢纽。重点推进中卫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干武铁路二线、太中银铁路复线和宝中铁路二线建设,打通国际货运班列运输通道,依托中卫西部云基地,搭建面向全国的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快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
       ——固原物流枢纽。重点推进西兰银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冷链、中药材、商贸物流,打造区域性农产品中药材仓储物流枢纽。
       3.三大物流产业发展带。
       ——沿黄物流产业核心发展带。以沿黄城市带为依托,统筹物流节点布局,畅通物流通道,着力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形成以多式联运和航空、铁路、保税、商贸、制造业、冷链、智慧物流为重点的物流产业核心发展带。
       ——太中银物流产业延伸发展带。以太中银沿线城镇产业发展为依托,提升盐池、太阳山、红寺堡、中宁等工业园区配套物流服务能力,形成以铁路、化工、装备、农产品物流为重点的物流产业延伸发展带。
       ——清水河物流产业延伸发展带。以清水河沿线城镇产业发展为依托,形成以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农产品、中药材、制造业物流为重点的物流产业延伸发展带。

       五、重点工程
       (一)国际物流枢纽工程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阿经贸合作”, 构建以航空、铁路、保税、跨境电商物流和国际多式联运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体系,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枢纽。发展临空经济,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国际快件分拨、航空邮包和保税、农产品冷链、高端制造业物流,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贸中心和中转加工基地,把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打造成为面向阿拉伯国家的门户机场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快建设航空国际物流园,推动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融合发展,实现区港联动。加快银川综合保税区二期工程建设,发展以通用航空、黄金珠宝、生态纺织、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为重点的保税加工,以仓储分拨、中转集拼、高附加值货物物流为重点的保税物流,以跨境电商、医药研发、融资租赁、贸易结算为重点的保税服务,推进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建设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暨宁夏枢纽工程,建设跨境电商B2B出口、B2C进口、跨境支付、大数据信息服务、进出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5大子平台和国际HALAL物联网追溯系统,支持鼓励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仓和物流分拨基地。推动银川至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项目落地,设立铁路一类口岸,培育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沿海主要港口城市,与西安、郑州、武汉、杭州、成都、广州、沈阳等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铁路货物快运班列,以及与呼和浩特、兰州、西宁、西安、太原等周边城市的城际货运班列,促进银川至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高频率常态化运行。
       (二)多式联运工程
       加快推进银川南、平罗、中卫等铁路物流中心、西夏国际公铁物流园、灵武陆港物流中心和惠农、银川开发区、中宁等陆路口岸中转联运设施,以及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货运中转站的新建和改造,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衔接,补足铁路、航空运能短板,构建以银川公铁物流集聚区为核心,其他多式联运节点为补充的多式联运系统,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铁路部门开行小编组、快运行的铁路集装箱班列,重点推进多式联运甩挂、企业联盟及无车承运甩挂等模式,探索国际多式联运模式,推进“一单制”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推广应用快速转运装备技术,利用RFID、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智能转运系统,提高多式联运换装转运自动化水平。
       (三)物流园区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集约发展,填平补齐、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立生态”的发展思路,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2016-2030年)》,加强公路港建设,着力推进入园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设施建设,着重发展具有公铁联运、陆港直通、航空物流、公路港职能或服务于跨境电商、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商贸、煤炭化工的重点物流园区。推进快递设施建设同步配套,推动区域邮政服务、快递服务于综合物流体系优势资源互补,实现协同发展。推广条形码识别、RFID无线射频、SAP系统、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智能立体仓库等先进设施技术装备,拓展流通加工、仓配一体、信息服务、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提升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开展园区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智慧物流、物流标准化等领域试点示范,积极申报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
       (四)供应链集成工程
       围绕新型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现代纺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结合制造业网络众包、协同设计、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益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优先选取新型煤化工、特色食品及民族文化用品两大产业,开展制造业和物流业深度融合试点,发展精益物流、敏捷供应链、分布式仓储、全过程管理。
       (五)农产品及冷链物流工程
       围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中药材等农产品资源,推广机械装卸、自动化拣选、电子交易、智能仓储等设备技术应用,开展集散配送业务。以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示范为契机,支持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销售等设施设备建设,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改造,构建全流程质量监控和追溯系统,建设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快冷链设施标准化改造,促进冷链运输标准化器具推广应用。探索冷链跨境运输,优化冷藏食品检验检疫流程和通关便利化,建设一批经营出口鲜花、供港蔬菜的冷链物流企业。
       (六)商贸物流工程
       深入推进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拓展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展示交易等功能,逐步推广共同配送,构建覆盖大型商圈、大型批发市场和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吸引国内外相关产品在宁集聚,以商贸发展带动物流发展,以物流发展支撑商贸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积极发展社区电商物流,实施“电商筑梦”计划,抓好银川电商快递物流园、顺丰电商快递物流园区、宁夏汇通电商物流产业园区、申通西北电商仓储物流分拨基地、淘宝网特色中国宁夏馆、宁贸通电子商务平台等重点项目,搭建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宁陕甘青蒙区域快递转运中心和分拨中心。
       (七)城乡配送工程
       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镇—村”的五级城乡体系,构建自治区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加快各市配送中心布局,重点在政府机关、高校、住宅小区以及人流密集区布局末端配送网点和智能投递柜,鼓励、吸引快递企业或者第三方投资设置智能投递柜。逐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探索建立供销社站点、公交站点、村邮站点、快递站点“四站合一”农村网点,推动农村物流网点整合与服务功能拓展。完善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和通行管控措施,鼓励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配送中的推广应用,搭建统一的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
       (八)信息平台工程
       进一步整合商务、交通、税务、海关、工商、检验检疫、邮政、银行、保险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自治区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面向全国的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强化信息发布、在线追踪、展示交易、服务监管、智能分析等功能。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农产品交易、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和口岸物流信息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程供应链服务能力的专业物流信息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由自治区商务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区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和政策,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协同工作机制。各市要相应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本地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协调。建立商务厅与各地市主管部门、物流行业协会、社会物流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切实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争取国家政策
       积极争取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阿经贸合作、脱贫攻坚以及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支持,申请国家物流专项资金。争取外汇支付业务资格,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申报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暨宁夏枢纽工程,打造西部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加大政策扶持
       财政扶持方面,重点扶持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阿经贸合作”的关键性、枢纽型物流设施,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和国际航线、班列培育。统筹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国家物流示范园区、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物流标准化、无车承运人和冷链、电商快递、制造业供应链、智慧物流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和A级物流企业评级、外贸物流、“快递下乡”和村邮站建设,采用减税、补贴等多种方式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投融资政策方面,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物流投资。
       车辆便利通行方面,完善配送车辆进入城区作业的相关政策,合理确定配送车辆通行时段、通行区域和停靠卸货区域。进一步落实共同配送、冷链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四)完善基础工作
       物流安全方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危化品物流企业准入条件,加强物流安全监管,加大物流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排查和有效化解物流安全风险,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依托自治区物流公共信用平台及基础信息共享库、业务专题信息库、完善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全区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定期披露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不良行动,加强物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项目储备方面,针对物流发展的重大需求和薄弱环节,积极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建立物流重点项目储备库,确定遴选条件,建立由商务厅牵头、相关部门和专家参与的项目申报、遴选、评价、推荐的工作机制,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自治区政策扶持提供项目储备。
       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能源学院等高校优势学科和专业资源,探索形成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物流人才的模式,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培训。鼓励物流领域科技创新与业务模式创新,支持物流人才创新创业。
       物流统计方面,自治区商务厅、统计局、经济和信息化委要会同有关单位和行业协会,进一步优化完善物流统计体系,为自治区宏观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行业协会方面,支持行业协会发展,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调查研究、技术推广、标准制修订和宣传推广、信息统计、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政策和理论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物流行业规范自律和经营诚信,推动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价。

上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